揚小班風帆,建新型模式
——小班化新教學模式展示
與其說這是一次小班化課題組的推廣活動,不如說是一臺奪人眼球的舞臺劇,學校多功能廳的舞臺上,課題組的成員們正在通過小組合作,還原真實的小班化教學的課堂模式,讓在座的教師們在輕松的氣氛中直觀地了解了目前我校小班化課題組研究的“基于合作的教學模式”三種基本式:以知識新授為主的“范例式”、以知識遷移為主的“自主式”、以知識鞏固為主的“學習站式”。舞臺上,課題組成員時而扮演課堂上的師生,情景再現不同模式的課堂;時而從理論的角度,分學科細化解讀合作教學基本模式的內涵;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不僅令人耳目一新,更讓在座的教師對合作學習有了一次理念上的沖擊和操作上的體驗,實效性非常強。
其實,我校作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小班化教育的中國模式:實現教學過程公平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編號10YJD880001)的實踐基地,在華師大董蓓菲教授的引領指導下,于2011年3月著手小班化教育下課堂模式的實踐研究,活動的開展,不僅是小班化教育與學科專項培訓的整合,也使老師們加深了對新學科課程標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一線的教師對于小班化的認識從最初的外在環境的關注到如今的注重課堂模式的研究,無疑這是個突破,然而創新之路充滿荊棘,探索之路上我們有過迷茫,但更多的是思考,我們將繼續思考如何在小班化的環境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